瑞氏染色法是從經典和常用的染色法。 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內部的一種過程,此過程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,又有化學的親和作用,各種細胞成分化學性質不同,對各種染料的親和力也不一樣。因此,染色后同一血片上各種細胞可以染上各自特征性的顏色。 在瑞氏染色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項。
瑞氏染色的注意事項
1.血涂片干透后固定,否則細胞在染色過程中容易脫落。
2.沖洗時應以流水沖洗,不能先倒掉染液,以防染料沉著在血涂片上。沖洗時間不能過久,以防脫色。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顆粒沉積,可滴加甲醇,然后立即用流水沖洗。
3.染色過淡可以復染,復染時應先加緩沖液,然后加染液。染色過深可用流水沖洗或浸泡,也可用甲醇脫色。
4.瑞氏染色Ⅰ液由瑞氏染料、甲醇(AR級以上)和甘油組成,Ⅱ液為磷酸鹽緩沖液(pH6.4~pH6.8)。
5.由于蛋白質系兩性電解質,所帶電荷隨溶液pH而定,在偏酸性環境中下正電荷增多,易與伊紅結合,染色偏紅;在偏堿性環境中負電荷增多,易與美藍或天青結合,染色偏藍。
6. PH對細胞染色有影響。由于細胞中各種蛋白均為兩性電解質,所帶電荷隨溶液PH而定。對某一蛋白質而言,如環境PH使用清潔中性的玻璃片,稀釋液必須用PH6.4~6.8的確良緩沖液。沖洗玻片必須用流水。
7.未干透的血膜不能染色,否則染色時血膜易脫落。
8.染色時間與染液濃度、染色溫度成反比;而與細胞數量成正比。
9.如血膜上有染料顆粒沉積,可加少許甲醇溶解,但需立即用水沖洗掉甲醇,以免脫色。
10. 染色過淡,可以復染。復染時應先加緩沖液,創造良好的染色環境,而后加染液,或加染液與緩沖液的混合液,不可先加染液。
11.染色過深可用水沖洗或浸泡水中一定時間,也可用甲醇脫色。
12.染色偏酸或偏堿時,均應更換緩沖液再重染。
以上為瑞士染色的注意事項,由于瑞士染液系中性染料,又有緩沖液調節酸堿度,所以細胞受染后,藍紅等顏色都較適中,核染質、胞漿及其中之顆粒顯色較為清楚。